机械-探析黄岩塑料模具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_0
经太长时间的发展,黄岩塑料模具产业已具有了众多优势:
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
从体制上看,有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,也有合资民营和个体企业。从经营方式看,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权属于厂长,职工实行招聘制,可进可出。人才使用采取企业选送和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并举,还采取高薪聘请区外高中级科技人员和聘请本地业余兼职科技人员,以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。在经营进程中,多数企业采取以厂级领导为核心的承包经营责任制,也有以班组为单位实行承包。很多企业的厂级干部也参与班组承包。有的企业允许承包组自接业务,允许承包个人集资购买设备。有的企业对承接业务、生产调度、产品与工艺设计、质量验收均由厂部实行4统1办法。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被强拆后如何维权,他们都采取了按劳计酬和多收益多分配的原则,职工劳动热情高,生产周期短,经济效益好房子被非法强拆怎么办。
社会化的协作加工网络
黄岩模具工业经过自然分工,构成了专业模具制造和提供成套加工服务企业两大类,相互依存,相互促进。他们从事模具制造和机械加工、热处理加工、铸造加工、电加工、钳工加工、皮纹加工、雕刻加工和测绘设计等业务。有的模具制造企业内部还构成协作加工网络,企业购置部分关键设备,其他设备可由个人购置,放在车间,自己经营,自己管理。与模具工业相干的标准件、原材料、设备及5金工具等行业也迅速发展,构建了功能齐全的社会化模具加工协作大网络。如黄燕模具团体有限公司就是1个提供模具钢和标准件为主的企业,为本地和国内青岛海尔、荣事达等公司提供标准件。
配置精良的技术装备
随着塑料工业发展和延伸,需求层次的提高,对模具的精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。黄岩的企业加大了技改投入、添置先进设备,来确保模具质量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5年来,黄岩模具行业投入技改资金达4亿多元,购置加工中心和其他各种数控设备。浙江模具厂通过技术改造,投入5千多万元资金,被国务院肯定为特定振兴企业,国家经贸委下达了第1期、第2期国家级双加工程项目,2001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1优项目,投资1.3亿元。到目前为止,全区2000多个模具厂已具有各类设备6045台,其中数控设备3809台,数控化达63%;同时,已采取CAD/CAE/CAM进行设计、分析和制造,大大提高了黄岩模具产品档次。
吃苦刻苦的高水平技术队伍
黄岩模具企业技术队伍是拜师带徒发展起来的,师傅言传身教,学生边干边学,在生产实践中掌握技术。随着模具业迅速发展,1批批农村劳动力通过拜师求艺陆续转变成产业工人,构成了1支范围较大,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队伍。近几年来,各企业采取走出去、请进来的方法,不断更新知识,提高技术水平。有的到浙江大学、浙江工业大学学习进修,有些还派到国外去学习,有的约请国外专家、香港和国内各大企业、大专院校教师来指导项目,区里还利用职业学校和工业技校办模具专业班,补充模具技术人员。通过各种途径充实队伍,提高素质,创造黄岩模具队伍人才特点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现在全区有从事模具制造的专业人员4.5万人,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上万人,还聘请各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、国营大厂高中级技术人员1000多人;有的熟练工人还被广东、山东等地高薪聘请。